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推广和发展迎来了新的里程碑。近日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公布了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(试行)》和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标准(试行)》,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国家标准。
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推广和发展迎来了新的里程碑。近日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公布了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(试行)》和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标准(试行)》,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国家标准。

未来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的建设将遵循一系列标准,主要包括功能规划、人员配备以及所提供的服务类别。在硬件方面,中医馆应具备足够的面积,以满足患者需求,并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和康复设备。同时,专业人员也是中医馆建设的核心要素,包括执业医师、中药饮片调剂人员以及中药煎药室工作人员等。此外,坐诊人员中还应至少有1名来自上级医院的高级职称医师,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。
在服务方面,中医馆将主要提供两大类服务:一是中医医疗和康复服务,包括提供中药饮片和多种中医医疗技术服务,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对中风后遗症、肢残等疾病进行专业治疗,并培育中医优势专科以提高临床疗效。二是中医预防保健服务,规范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,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为孕产妇、高血压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等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。同时,家庭医生团队也将为辖区居民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包。
(四)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,确保每年至少更换4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的宣传栏,组织不少于5次面向公众的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,提供至少6种含有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教育文字资料,播放不少于3种中医药音像资料,并举办不少于6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。
(五)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,积极参与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和救治工作。
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村卫生室中医阁的建设标准
中医阁的面积应不少于20㎡,并配备至少1个诊室和1个治疗室。中药房需提供至少80种饮片或代煎服务,以及30种以上的中成药。在人员方面,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至少配备1名执业(助理)医师,而村卫生室则至少需要1名执业(助理)医师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村医。
中医阁将主要提供两大类服务:一是中医医疗服务,包括中药饮片服务和4类6项以上的中医医疗技术,同时配备不少于5种中医诊疗和康复设备。二是基本公卫和科普服务,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,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,并对重点人群实施2种以上的中医药健康管理。此外,每年还需开展不少于4场次的中医药科普宣教活动,宣传资料中应有40%以上的内容涉及中医药知识。
从整体来看,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硬件建设标准已得到实质性推进,功能规划日益完善。在人员配置方面,不仅注重数量的给足,更强调上级机构的帮扶与本机构人员长期专业能力的建设。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“国家账本”上医疗卫生和健康的投入持续加大,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有望迎来新的高峰。
智慧基层公卫体检方案
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搭建基层公卫体检信息化平台,实现体检数据的电子化录入、存储和管理。通过该平台,可以高效地收集、分析和利用体检数据,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引入智能体检设备,如自动测量血压、血糖的仪器,以及智能识别身体成分的仪器等。这些设备能够快速、准确地获取体检数据,提高体检效率,同时减少人为误差。
通过对体检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大数据分析,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因素,为个体和群体提供精准的公共卫生服务。例如,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某种传染病在特定人群中的传播趋势,从而提前采取防控措施。
以信息化手段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,记录每个人的体检数据和健康状况。这样不仅便于跟踪和管理居民的健康状况,还能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建议。同时,也有助于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。
通过实施智慧基层公卫体检方案,可以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,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。

多功能自助健康体检一体机方案
(一)设计理念
针对基层公卫体检的需求,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自助健康体检一体机的设计方案。该方案旨在通过集成了多种体检功能的自助机器,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、高效的体检服务。
该一体机具备多项实用功能,如自动测量血压、血糖,智能识别身体成分,以及提供心电图等医学检测服务。同时,还配备了大数据分析系统,能够对体检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,为个体和群体提供精准的公共卫生服务。
多功能自助健康体检一体机非常适合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、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。通过该机器,这些机构能够高效地收集和管理体检数据,为居民提供及时、准确的健康信息反馈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。同时,也能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,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整体效率。
